政策解读
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策解读
《湖州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8日
来源: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字体:【

为加快推进湖州市旅游标准化建设,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高水平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本的标志性成果贡献旅游力量。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牵头编制了《湖州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规划编制背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湖州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紧扣"一四六十"工作体系,按照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滨湖花园城市的要求,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文旅融合为根本动力,主动适应旅游发展新态势,着力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发挥旅游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促进共同富裕,持续打响"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品牌,努力为全市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本和先行省排头兵建设作出贡献,为全省旅游现代化贡献经验。

二、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一是体现现代化。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打造更加开放的服务"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体现文旅融合。统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三是体现共同富裕。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探索共建共享的发展机制,发挥旅游业在富民惠民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建设。四是体现湖州特色。立足湖州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度假休闲产业,构筑独具韵味的新江南文旅空间和现代旅游业体系。五是体现改革创新。深化改革,凸显创新在现代旅游业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进产业发展从资源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六是体现可操作性。设置供给能力、经济实力、发展动力等指标体系,明确12个主要发展指标,并围绕目标体系、任务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构建闭环式的工作机制,确保《规划》落地见效。

三、编制规划依据

《湖州市旅游业“十四五”规划》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四、编制起草过程

(一)深入开展调研。2019年下半年,我局正式启动规划前期研究,完成了《湖州“十四五”时期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滨湖旅游之城"》重点课题并形成12个专项研究课题,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精心组织起草。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邀请浙江大学专家团队与地方专家共同成立起草小组,将旅游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与全市中心工作紧密衔接,高标准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三)广泛征求意见。坚持"公开公正"原则,通过座谈研讨会、书面征求意见和线上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专家、部门、区县、行业协会、企业等意见,经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规划(送审稿)》。

五、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个发展目标、π型空间布局、四项工作任务、三项保障措施。

(一)坚持"一个发展目标":即构建休闲度假旅游产业体系和治理体系,打响"湖光山色·度假之州"旅游目的地品牌,成为长三角最佳休闲度假城市、深具文化底蕴的中国著名、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力争旅游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不低于12%,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各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标均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二)聚焦“π型空间布局”:即加快构建"一湾引领、两带并进、三心示范、多区协同、全域旅游"总体空间布局。重点提出"三心示范"的空间布局,即以提供全时段、全天候、全业态的休闲娱乐服务,成为年轻人向往的打卡地的长三角休闲旅游中心;以深挖湖州地域特色,展示文化内涵,建设最具体验旅游代表性的中国江南文化体验中心和探索能够满足国内、国际未来需求的乡村旅居生活业态,打造中国现代乡村旅居生活典范的国际乡村度假中心。

(三)推进"四项重点任务":即紧扣"现代化、品质化、国际化",高位谋划湖州市旅游业发展"四个重大"。

1.重大平台。一是构建湖州滨湖旅游、乡村旅游、山地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等八大重点产业和新兴旅游业态的"8+X"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发展平台。二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抓住"轨道上的湖州"高铁时代的机遇,共推区域精品线路和产品,大力拓展国内外远程市场的区域协作平台。三是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建设全行业整体智治,全业态联合监管的现代治理平台。

2.重大工程。一是实施文化引领工程,开展文化基因解码和文化遗产复兴行动,推进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二是实施城市旅游聚能工程,着力提升中心城区旅游组织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三是实施数字化再造工程,开展全省数字化改革湖州文旅应用试点,培育发展数字旅游经济。

3.重大改革。一是探索旅游助推共同富裕的模式创新,依托"微改造、精提升"工作,推动乡村旅游产品提档升级。二是探索建设莫干山旅游发展协同区,尝试"山上山下"特殊的管理权限、旅游政策和治理方式,打造浙江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新高地。三是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综合改革全域旅游样板,高质量编制绿色旅游发展地方标准,探索绿色、低碳的旅游运营和旅游消费模式,努力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样板、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

4.重大领域。一是提升市场主体实力,推动成立市级文旅投资建设平台,加快培育旅游行业各类领军企业,扶持旅游电商、旅游新业态企业发展。二是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全力探索旅游公共服务新模式,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示范城市。三是提升旅游消费水平。打造一批省、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争创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四)强化"三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大财政金融扶持,打好政策组合拳、优化财政激励机制、创新投融资渠道。二是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强化旅游用地保障、旅游人才培育和职业评定规范。三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发挥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推动落实带薪休假等。

六、关键词解释

(一)一湾引领:聚焦提升65公里太湖沿线的引领地位,以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长兴图影度假区龙之梦乐园、湖州历史文化名城等为基础,促进南太湖滨湖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规划、建设、保护和开发工作,实现品牌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保护一体化、政策一体化。成为全市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引擎,努力成为长三角地区旅游业的高能级区域联合体、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引领极。

(二)两带并进:

1.大运河诗路文化体验带:依托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和南太湖文旅融合发展带建设,深入挖掘南太湖地域以及南浔古镇为核心的大运河古镇群的文化基因,建设以文化旅游、商贸旅游、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新江南体验带。

2.浙北山地休闲度假带:充分发挥安吉、德清、长兴等山地丘陵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优势,提升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安吉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安吉山川省级旅游度假区、西塞山旅游度假区等能级,加快浙北秘境、长三角产业协作区建设,推进山地旅游转型升级,推动集群化、生态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山地休闲度假新高地。

(三)三心示范:

1.长三角休闲旅游中心

目标定位:以全球最大的旅游综合体龙之梦乐园和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湖州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县区各具特色的休闲产业格局,构建完善的休闲娱乐全业态体系,提供全时段、全天候、全业态的休闲娱乐服务,重点打造长三角演艺中心、运动休闲小镇、合唱小镇等,成为年轻人向往的打卡地。

空间布局:构筑“一核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突出“一核”的核心引擎地位,一核即太湖龙之梦乐园、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湖州中心城区构建的核心区域,消费业态和文化资源高度集聚,多组团即培育吴兴、南浔、长兴、德清、安吉等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旅消费业态集聚区。

2.中国江南文化体验中心

目标定位:深度挖掘“太湖、竹乡、古镇、名山、湿地、古生态”等湖州地域特色,重点解码丝瓷笔茶等具有中国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充分展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桑基鱼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太湖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文化内涵,依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南太湖文旅融合带发展,加快各类主题博物馆建设,加强文物和非遗等活化利用,全面融入项目、活动、展览展示,全面提升江南腹地丘陵、田野、水系、古镇、古村的生态文化环境,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全面体验江南文化的旅游目的地。

空间布局:构建“橙”“绿”双色的“心型”空间大格局。“橙”色地域是以太湖沿线和大运河古镇群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的水乡民俗文化展示区;“绿”色地域是以中国竹乡、长兴古生态、德清西部莫干山为主要内容的江南山地生态文化展示区。“心尖”是指湖州地区政治、文化、经济和旅游的中心城市—湖州历史文化名城。

3.国际乡村度假中心

目标定位:坚持乡村旅游创新发展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协调,探索能够满足国内、国际未来需求的乡村旅居生活业态,建设达到国际化要求的配套设施,创造适应国际乡村旅居生活的服务环境和政策,打造中国现代乡村旅居生活典范,成为充分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实现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重要成果。

空间布局:建设一个中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域提升。打造“浙北秘境”世界级乡村生活中心示范区(以莫干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西塞山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国安吉白茶小镇三大重要文旅节点为核心,打造“一线三区”的示范引领区),引领三县三区乡村旅游全面提升。

(四)环太湖生态旅游圈: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区“一地六县”旅游合作,培育优秀旅游产品,串联节点游线,培育一体化文旅线路,推进旅游产业升级,实现“互为旅游目的地,互送客源”的总目标,共推国内、国际长线市场。探索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问题,聚焦文旅融合新发展,推动长三角文旅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定期举办环太湖文旅局长联席会议,打通太湖水上旅游客运航道、环太湖旅游大数据共享、“环太湖十景”文旅企业联动、长三角一卡通、环太湖旅游市场客源互送、环太湖文旅市场执法联动、环太湖文化基因解码合作等,打造具有深厚江南文化底蕴的世界级影响力的度假区集群。重塑华东黄金旅游线,融入国际旅游大循环阵营。

(五)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围绕都市夜游、夜演、夜宴、夜宿、夜娱、夜展、夜读和夜学,打造都市“八夜”旅游经济,突出中心城区旅游功能,着力提升中心城区旅游组织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打印此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