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公共服务 >文化服务项目 >非遗项目查询
省遗---织里刺绣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01日
来源: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湖州市文物局)
字体:【

织里镇位于湖州市吴兴区的东部,北临太湖与苏州的洞庭山隔湖相望,西至湖州市区仅15分钟路程,南傍素有“东方莱茵河”之称的长湖申黄金水道,东与江苏省吴江市接壤。总面积135.8平方公里,所辖4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6万(其中外来人口16万)。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交通便捷。

  织里既是湖州市的经济强镇、市场重镇、人口大镇,更是全国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国家级的“中国童装名镇”。历史上,织里的丝织、刺绣、造船、刻印书、贩书业等,曾为织里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树帜领航。由此,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为织里留下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织绣,以“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见长,是吴兴民间的一大传统手工技艺。我们可以从民间征集的46件“服饰、帐挂、枕顶”等绣品中,看出其与众不同的艺术特征。就艺术风格而言,苏绣直观,层次分明,色彩鲜艳斑斓;织绣则以粗犷、简单、实用的风格见多。因此,很受普通百姓的喜爱。

  完成一件绣品,需要8道工序和10余种针法,上下穿刺数万针,方得成果。

  “织里刺绣”的主要工艺流程是:“绣娘”先将丝或棉质的绣布平铺在案板上,按所需尺寸大小描上图案,业内人称“描底”。再将画好图案的绣布,绑在落地可缩放的木制绷架上,或绷在大小不同的、圆形的竹制绷子上。然后根据图案形式、纹样要求配上相应色彩的丝线,手工穿针刺绣。

  “织里刺绣”针法复杂,技术要求高。绣娘刺绣时,必须心平气和、专注、心灵还得手巧。其主要针法有:

  齐针——先从绣布的反面楷书行针,针走直线,行行对齐,不能出现转弯和倾斜状,这叫“齐针”。

  十字针——上行针直,下行针要与上行针交“十字”,后针盖着前针。

  乱针——纵横交错、无规则的针法。

  正抢与反抢针法——正面行针正面接针,反之一样。

  旋针——手握针线绕圈,从圆圈的中心点行针。

  运用这些针法时,上手(左手或右手)握针垂直向下,沿图案线点下针,下手接针时一定要注意手势力匀、线直,特别要注意是线脚较长时,就要用多针或数针接法,此针法称“接针法”;“心平气和”是运用这些针法的主要特征。

  织绣工艺精细,一件普通绣品,也要经过几天或数天、千针万线的刺绣,才能完成。

绣品上的图案喜庆吉祥,大多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面、香包、扇袋等装饰。尤其是用于婚嫁人家嫁妆的绣品,周边乡村都爱使用织里的手工绣品。



【打印此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