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市委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引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厚植文化自信力,以更加昂扬向上的姿态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为勇当探路者、建设新湖州提供丰润精神滋养和强大精神动力。
会场内外,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充满豪情和干劲。大家表示,要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守正创新,担负起激扬文化自信力的重大使命,在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中交出湖州文化事业发展的高分答卷,奋力掀开文化强市建设崭新一页。
会议提出湖州未来五年要深入实施12项文化强市工程,努力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湖州辨识度的文化工程体系。这番话引发了市文联党组书记覃泓的深入思考。她说:“我们想发动一场全市文联系统勇攀精品文艺高峰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把全市文化艺术系统的思想统一到市委的要求和决策部署上来。”她表示,围绕文艺精品攀峰工程,要进一步加大艺术创作顶层设计,加强项目扶持,努力向更高层次、更有分量的奖项冲刺。同时,深入推进文艺人才分层培育机制,加强优秀文艺创新团队和文化领军人才工作室建设,锻造一支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过硬的文艺铁军,为我市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会议提出要聚焦建设文魂湖州、文享湖州、文创湖州、文韵湖州、文治湖州,把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金加宝说,文化积淀深厚是湖州的优势,更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我们肩负重任,也倍感振奋。”他表示,会继续做好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聚焦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湖州特有的溇港文化、桑基鱼塘等,加快文化传承创新,着力打造“最湖州”的文化标识。以争创全国文旅融合示范市为突破,加速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文旅融合,让更多的人在来湖州旅游的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湖州文化。
会议强调要着力打造“两山”文化的领航地,让湖州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高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听了后热血沸腾,“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我们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更加生动地讲好‘两山’故事,让‘两山’成为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汪玉成说。
“湖学”奠定了宋韵文化的思想基础,是中华文脉的重要瑰宝。湖州学院党委副书记唐华对会上提出的“要深度发掘‘湖学’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实践价值”充满信心。“‘湖学·江南儒学研究院’设在我们学校,我们确定了湖学与江南儒学、湖学与儒商、湖学与地方治理三个研究方向。在日常教学上,学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她期待,“明体达用”的“湖学”精髓能成为推动湖州绿色低碳共富最持久的力量。
湖州是湖笔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的发祥地。会议提出要保护传承好湖州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发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从事茶艺教学10年的教师张冠芳深深共鸣:“湖州是《茶经》故里,我会创新方式向学生传播湖州的茶文化。茶产业是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弘扬好茶文化,增加茶叶产品附加值,湖州大有可为。”
眼下,我市城市15分钟、农村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形成。会议指出,在推进共同富裕新征程中,老百姓对优质文化供给的需求日益增长。
南太湖新区凤凰街道党委委员肖文彬深有感触,“近年来,我们完善阵地建设,组建舞蹈队、歌咏队,开辟书画室、国学班,夯实群众文化基础。”接下来,凤凰街道会把以民为本的受众思维贯穿始终,通过党建联盟、家园支部,壮大专业人才库,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文化资源,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
“我是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会上提出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时代在演进,文化引领‘成为谁’。”长兴县虹星桥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俞燕说,把新思想转化为大众话语,通过艺术形式送到基层,送给老百姓,是文化工作者的幸福和光荣,接下来将立足丰富的渔文化、瓜果文化、土斗文化,推动农园新景示范带的“微改造、精提升”,进一步擦亮“水韵虹溪”品牌。
会议提出要推动数字文化、创意文化、影视文化等产业向高层次、全链条、数字化迈进。湖州影视城常务副总经理何跃华介绍,影视城一直坚持“影视为核、旅游为本、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会继续建设高科技摄影棚,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和数字化改革成果,升级影视数字化服务和数字化管理,创作高品质的影视文化产品。
会后,浙江佰适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锋很是振奋。“我们企业主要生产编织工艺品,近年来一直想把传统编织工艺与文化旅游更好融合起来,以产品促宣传、以质量树品牌,提升产业影响力,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惠民富农的发展道路。”他感慨,这次会议如同“及时雨”,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