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全市文旅系统统筹抓好文旅市场繁荣和文旅安全生产工作,各大文化场馆、景区景点、乡村旅游集聚区等纷纷推出精彩纷呈的文旅大餐,市民游客长假出游、回家探亲、周边度假热情高涨,全市文旅市场繁荣有序。
根据湖州市文旅大数据中心平台显示, 截至10月6日16时 ,全市A级景区、宾馆酒店、乡村旅游点和文化场馆累计接待全域游客785.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8.17亿元,较2022年国庆假期分别增长54.13%、58.34%,较2019分别增长28.05%、58.98%。按可比口径计算,较2022年分别增长34.86%、38.55%,较2019年分别增长12.05%、39.11%。
其中,乡村游客436.27万人次,占总游客接待量的55.6%;乡村民宿接待游客59.91万人次,实现营收4.79亿元;安吉县民宿接待量最高,为36.5万人次;德清县民宿游客人均消费最高,为1439.44元。
(一)湖式文化大餐备受“青睐” 假日期间,全市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等 各大文化场馆 累计举办特色文化活动710场次,接待67.14万人次, 城市书房、文旅驿站、乡村博物馆 等成为本地居民周边游的热门场所和来湖游客休憩补给的网红打卡点。如市、区县公共图书馆联合举办“万家欢庆佳节”有奖竞答、“我为亚运添光彩”答题等活动,赵孟頫纪念馆、中国湖笔博物馆、钮氏状元厅等文博场馆推出“风起国潮·中秋国庆游园会”。各大重点景区景点开启文化赋能新模式,推出系列文化活动。如安吉大余村推出长歌行餐厅、乡音小馆等10余个新产品,配套汉服巡游、民谣音乐节、皮影戏等精彩活动,接待游客超44万人次。 ▲“魅力亚运 爱我中华”2023湖州市集邮展览 ▲“风起国潮·中秋国庆游园会” ▲长兴陈武帝故宫“南陈秋韵”国潮文化周 (二)新业态新玩法人气“高涨” 假日期间,全市各大景区景点、乡村旅游集聚区等纷纷推出满足全年龄段消费需求的新产品, 诗会、露营、村咖、骑行、研学 等受到亲子家庭以及年轻游客追捧,乡村游客人均消费由去年的650.26元上升到今年的727.15元,同比增长11.82%,其中德清县乡村游客人均消费最高,达1050.02元。从 新兴业态 较为集中的区域来看,安吉云上草原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5万余人次;南浔长三角亲子乐园片区异常火爆,带动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9.87万人次,同比增长133%;南浔古镇景区51个精品业态对外运营,多元化的新业态、新场景为消费者带来新体验,单日最高接待游客16.3万人次,夜间单日最高接待游客7.39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120.69万人次。 ▲德清莫干山景区 ▲安吉云上草原景区 ▲南浔古镇 (三)夜间文旅经济持续“沸腾” 假日期间,全市各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打造丰富多彩的 文旅夜游活动和文旅市集 ,一系列文旅夜经济消费场景备受游客青睐。如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湖州三街”夜幕下流光溢彩、夜景如画,单日游客超4.5万人次,破历史最高纪录。德清莫干山旅游度假区内持续供给丰富的夜间文旅市集,累计接待游客量39.97万人次,其中入住7.1万人次。太湖龙之梦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内水舞烟花秀持续上演,冰雪世界营业时间延长至22时30分,累计接待游客7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8%和105.7%,其中销售客房4.92万间夜,接待过夜游客14.5万人次。 ▲湖州三街——小西街 ▲长兴龙之梦乐园 ▲德清“莫名其妙”市集 (四)主题文旅宣传频频“出圈” 假日期间,全市 创新文旅品牌宣传推广形式 ,吸引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浙江卫视等各大 主流媒体聚焦报道 10余次,抖音、小红书、微信等各类新媒体平台网络传播量持续提升。如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今晚关注》栏目报道太湖古镇内10万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游客齐声歌唱《我和我的祖国》;央视《新闻直播间》点赞湖州特色民宿火热程度远超五一假期,报道南浔古镇的百米长街宴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湖州的传统文化;新华社、潮新闻等报道湖州文化活动迎中秋;“千车万人游湖州”“都来漫游西塞山”等话题全网播放量超10亿次。 ▲“千车万人游湖州” ▲央视新闻频道报道莫干山民宿 ▲湖州文化活动迎中秋 ▲CCTV-1《今晚关注》 (五)文旅市场安全护航“有力” 节前,突出“早、准、实”,市、区县领导亲自部署并带队 开展文旅市场安全检查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工作组分赴各区县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文化场馆、娱乐场所、景区景点、酒店民宿和旅游包车、新业态项目进行安全督查检查。假日期间,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多部门联动检查、市场督查整改、文旅市场日报等工作机制,并优化“诉前服务、诉中调解、诉后处置”闭环管理,构建15分钟“文旅接诉服务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出动检查组92个,出动检查人员322人次,已检查文化旅游(场所)企业、校外艺培机构552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5处;受理并妥善处理投诉29起,实现“简单投诉30分钟现场解决、纠纷投诉2小时属地解决、复杂投诉48小时热线调解”,未发生重大负面舆情。 ▲安全检查 (一)进一步加大文化产品供给 不断满足市民游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推进文化基因解码、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非遗再造等工程,持续打造特色文化地标、文化雅集和文艺赋美演出,激活城市书房、乡村博物馆和文旅驿站,让“建筑可阅读、非遗可体验、街区可漫步”, 以高品质的文化供给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有 。 ▲非遗面塑体验 ▲“文艺赋美”演出 ▲千甓亭城市书房 (二)进一步刺激文化旅游消费 紧盯上海大都市圈,深入研究细分游客群,指导文旅企业针对即将到来的 秋冬季旅游市场 ,策划举办莫干山民宿大会、明星演唱会等首展、首秀、首游活动,引爆秋冬季文旅消费市场,力争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增幅进入全省前列。 ▲莫干山民宿大会 ▲云上草原冬季滑雪 ▲安吉大麓青年音乐节 (三)进一步提升文旅服务质效 依托各类文旅阵地和“湖州度假”综合平台以及湖上云 等特色文旅应用场景,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服务融合,不断提升文化和旅游服务品质,满足市民游客高品质的文化和旅游需求,全力提升文旅幸福指数。 ▲“湖州度假”文旅数字平台 (四)进一步提升文旅安全指数 聚焦重大节点和重要假期,持续健全多部门全过程联合监管体系, 守好文旅领域安全底线 ,构建“15分钟接诉服务圈”,进一步提升市民和游客的安全指数和满意率。 ▲守好文旅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