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共享美好。
近日,2023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获奖名单揭晓,湖州5处公共文化空间上榜。
本次大赛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和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共同指导,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主办,通过持续发现和推出一批“美”“好”“新”的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案例,探索新型公共文化供给提升城市品质的实践路径,以美好空间赋能美好生活,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大赛覆盖基层文化空间、公共阅读空间、商圈文化空间、文博艺术空间、跨界文化空间、美丽乡村文化空间六个单元,呈现出业态多元、形式多样、亮点突出、创新性强、跨界融合等特点,为全国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发掘并树立一批样板案例,为营造公共文化空间积蓄“设计力量”。
本次大赛共有来自20个省级行政区的148个市及10个自治州的2684个空间参赛,经过专家初评、复评和终评,最终有366个公共文化空间获奖,其中浙江省36家空间入选,湖州市入选总数排全省第三。
快来看看是哪些公共文化空间吧!
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基层文化空间)
湖州市南浔区费新我艺术馆

费新我艺术馆位于有着“书画之乡”之称的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建筑面积329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一层以“新我之路——费新我生平与艺术陈列”为主题,集中展示费新我的艺术人生和书画作品,将分墨河孕珠、沪上谋生、姑苏创业、逆境奋博、左笔旋风五个单元展出费老生平事迹和相关的影音资料,并从早期美术活动、国画新风、新我书法三个方面展现费老的艺术作品。二层为书画名家工作室,供全国名家切磋交流,将不定期邀请中国书协成员、社会名家前来参观、创作和指导,为艺术收藏品爱好者提供集鉴定、展览、拍卖、评估和销售为一体的书画作品市场交易所。此外,艺术馆还设有临时展厅,将不定期展出全国名家作品。
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公共阅读空间)
湖州市南浔区图书馆

南浔区图书馆座落于中国“藏书之乡”,毗邻南浔古镇、位于未来社区。设计上借鉴江南水乡水与桥元素,建设上秉承古典与现代碰撞、文化与旅游融合理念,迅速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点和城市的文化新地标。新馆面积约8000平方米,馆藏文献60余万册;根据空间特色,环形设置少儿文献借阅区、普通文献借阅区、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视听体验室等阅读空间,为读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文献类型的阅读服务。
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 跨界文化空间 )
湖州市水闸书屋

金茂水闸书屋系湖州市图书馆流通点品牌“湖州爱书吧”授牌单位,位于湖州市沪渝高速田园牧歌内,与以往的流通点不同,水闸书屋是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的新的载体形式,实现闲置资源的再利用。从生态观光农业到咖啡轻食,再到水闸书屋,参与主体众多,涉及业态广泛,是一条合理且良性的运营链。整座建筑是由一座水闸改建而成的观光书屋,书屋共五层楼高,整体设计以美式简约风格为基础。书屋面积约100平方米,阅览坐席50余位,共有书籍3000余册,水闸书屋与周边生态农业相辅相成,自成一景,是图书资源等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优秀案例。
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 ( 美丽乡村文化空间 )
湖州市南浔区布谷里理想村

布谷里是由原练市粮站和茧站所在的工业废旧厂房进行再更新,将运河文化再激活,形成了新的文化地标,布谷里现有小镇书房,布谷剧院,艺术客厅等新型文化空间,通过艺术,文旅活动的植入,让布谷里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文旅融合的示范点。
网络人气奖
湖州市长兴县明门共富驿站空间

明门共富驿站位于画溪街道明门居民区民生综合体内,总面积5200多平方米,空间共有三层,分别由三个单位运营。空间摒除原来生硬的长条形柜台,打破传统框架下柜台式服务模式,新增了新居民服务窗口,开通“跨域通办”,及时受理帮助解决新居民的跨域业务,打破新居民办事壁垒,实现全周期管理。聚焦“一老一小”服务民生需求,提供集医疗、康复、娱乐、助餐、托养等多功能的“一站式服务”,可容纳开展义诊、银领志愿、“四点半课堂”、“暑期公益课堂”等活动。空间通过发挥乡贤企业资源,以党建联建形式,成立荣星残疾人之家,精准帮扶10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同时就近为重疾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医疗、心理疏导、辅助性就业等全方位服务,积极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记者:王洁涵
编辑:施璇
审签:苏晓北
3727685-70732-50-创建“东亚文化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