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 一个人一生的礼俗②:周岁前礼俗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3日
来源:南太湖号
字体:【

“拜三早”

 

“拜三早”的习俗是中国的一种地方性的传统风俗,主要在婴儿出生的第三天进行。这一习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拜祖公。在第三天,家人们会选上好的活鸡斩件和糯米酒,摆三牲果品,燃香烛,由家人抱出婴孩拜祭祖公。大人会代婴孩口念颂词和祈祷,希望祖先保佑婴儿健康成长。现在因为婴孩出生在医院,婴孩不出面,由家人们完成此仪式。

 

送红鸡蛋(或三早圆子)。城里人:家人们会将煮熟的鸡蛋用食用一品红染红,然后送给娘家和族人、亲友,以报喜讯。这种红鸡蛋通常被称为“三朝蛋”。广大农村则流行送“三早圆子”,送给左邻右舍。

 

洗三朝。在这一天,婴儿的外婆会带上早已准备好的婴儿的衣帽鞋袜和鸡、红糖、鸡蛋、猪蹄等去看望“月母子”。外婆会给婴儿擦洗一下脸、手和脚,这被称为“洗三朝”。据说这样可以让婴儿将来眼明、耳灵、手脚勤快。现今,这一礼俗已经逐渐淡化,但在一些地方仍然被保留和传承。

 

▲  “拜三早”现场图片 章新初摄

 

剃头

 

剃头礼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风俗,剃胎发寓意着婴儿将告别初生期,开始进入新的成长阶段。这一习俗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某个特定时间进行,如满月、百日或周岁等。

 

剃头礼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择吉日。家人们会根据黄历或咨询历法专家,选择一个吉日进行剃头仪式。

 

准备工作。在剃头前,家人会准备一些必要的物品,如理发工具、红布、红蛋等。有些地方还会在理发前给婴儿洗个澡,以示洁净。

 

剃头仪式。在吉日当天,家人会请一位有经验的理发师傅到家中为婴儿剃头。剃头时,家人会在一旁念诵吉祥话,祈求婴儿健康成长、聪明伶俐。通常,剃下的头发连同猫毛、狗毛,用红布包好被妥善保存,也有的将剃下的胎发制作成纪念品(如湖笔),以作为婴儿成长的见证。

 

分剃头圆子(或红蛋)。剃头仪式结束后,家人们会将剃头圆子或红蛋分发给亲朋好友,以示喜庆和感谢。

 

▲ 用胎发做成的湖笔   章新初摄  

 

满月

 

满月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习俗之一,通常在婴儿出生满一个月时进行。这个礼俗寓意着婴儿已经平安度过了初生期,开始进入成长的新阶段。以下是满月礼俗的一些主要内容和习俗:

 

满月酒。满月酒是满月礼俗中最重要的一环。在这一天,家人会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共同分享喜悦和祝福。在酒席上,通常会有各种美食和特别的菜品,如红鸡蛋、长寿面等,寓意着婴儿健康成长、长寿幸福。现在很多家庭不办“催生酒”,改成“满月酒”。

 

送祝福。在满月酒席上,亲朋好友会向婴儿和父母送上祝福和礼物。这些礼物通常包括衣物、玩具、金银饰品等,寓意着对婴儿的关爱和祝福。

 

出窝。在湖州本地,满月后还有“出窝”的习俗。由姑姑撑伞抱着小孩,在村前村后绕一圈,寓意着婴儿开始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的人。

 

满月礼俗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因地域和家庭而异,但无论哪种形式,都体现了对婴儿健康成长的祝福和对家族、亲情、友情的重视。

 

百日礼

 

百日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习俗之一,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第100天举行。这个礼俗寓意着婴儿已经平安健康地度过了百日,即将迎来新的成长阶段。以下是百日礼俗的一些主要内容和形式:

 

百日宴。百日宴是百日礼俗中最重要的一环,家人会在这一天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家中,共同庆祝孩子的百日之喜。百日宴的规模和形式因地域和家庭而异,但通常都会准备丰盛的酒席和美食,以示感谢和分享喜悦。

 

穿戴百日衣。在百日宴当天,家长会为孩子穿上特别准备的百日衣,寓意着孩子已经平安健康地度过了百日,即将迎来新的成长阶段。百日衣通常由红色或粉色的绸缎制成,上面绣有吉祥的图案和文字。

 

祈福求安。在百日礼俗中,家人们还会为孩子祈福求安,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平安顺遂。一些地方还会有专门的祈福仪式,如烧香拜佛、诵经祈福等。

 

送百日礼。百日礼俗中,亲朋好友也会为孩子送上各种礼物,以表达祝福和关爱。这些礼物通常包括衣物、玩具、金银饰品等,寓意着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

 

虽然百日礼俗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习俗,但现代社会中已经逐渐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和形式。家长们一般采用拍“百日照”来简化礼俗,以示纪念。

 

▲ 溜宝的百日照

 

开荤

 

开荤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习俗,通常在婴儿出生满百日后进行。这个礼俗寓意着婴儿已经适应了母乳或其他乳类食品的营养需求,开始进入成长的新阶段。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注重仪式感。一般在家中举行开荤仪式。家人们会准备一些特定的食材和菜肴作为开荤的仪式。这些食材通常包括猪牛羊肉等肉类,还有一些蔬菜、水果等素食。

 

父母边喂食(舔舔)边送上祝福与祈愿,以示庆祝孩子的健康成长。仪式感隆重而温馨。

 

▲ 元宝的开荤礼

 

2023年11月10日,我家侄孙开荤时,侄子送的祝福语,将各类菜肴赋予新意,笑得全家“人仰马翻”。归结起来“20个吃”:

 

吃口葱,聪聪明明;吃个蒜,能说会算。

 

吃口肉,多福多寿;吃口米饭,腰缠万贯。

 

吃个鸡蛋,哪哪都好看;吃口花生,百岁长生。

 

吃口青菜,逍遥又自在;吃个鱼头,吃穿不愁。

 

吃个鱼尾,顺风顺水;吃个大虾,好运到家。

 

吃个鸡翅,胸怀大志;吃个苹果,平平安安。

 

吃个火龙果,红红火火;吃个橙子,心想事成。

 

吃个大枣,日子甜蜜又美好 ;吃口鸡爪,抓钱一把又一把。

 

吃口西瓜,学习样样顶呱呱;喝口可乐,快快乐乐。

 

喝口小酒,长长久久;再喝口小酒,应有尽有。

 

第二种仪式比较简单。一般放在亲戚家的酒席上,选择各类菜肴让幼儿舔舔,就算开荤了。

 

拜三早、剃头、满月、百日、开荤等礼俗,虽然形式和内容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蕴含着共同的精神内涵,这些内涵主要包括:

 

祈福和祝愿。这些礼俗通常都是为了祈求孩子的健康、平安和幸福,以及家族的繁荣和昌盛。家人们通过这些仪式,向神灵或祖先表达他们的愿望和期待,希望孩子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一切顺利。

 

感恩和分享。这些礼俗也是家人们向亲朋好友表示感谢和分享喜悦的方式。他们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参与,一起庆祝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增进亲情和友情。

 

尊重和传承。这些礼俗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期待和希望。这些礼俗都寄托了家人们对孩子的期待和希望。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为家族的繁荣和昌盛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拜三早、满月、剃头、百日、开荤等礼俗的共同精神内涵主要包括祈福祝愿、感恩分享、尊重传承以及期待希望等方面。这些内涵不仅体现了家人们对孩子的深深关爱和期待,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素材来源:采访多位70岁以上的老人后撰写

记者:俞黎新

作者:章新初

实习编辑:彭姚洋

编辑:高玥飞

审签:苏晓北


【打印此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