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请帮我看看这把壶怎么样?”“老师,我这个是什么年代的?”湖州市博物馆一楼分外热闹,浙里鉴宝——民间收藏公益鉴定(湖州站)活动正举行。
来自浙江省文物鉴定站、浙江省博物馆的多位资深专家,现场为湖州广大收藏爱好者免费鉴宝,范围涵盖书画、陶瓷、玉器、金银器、铜器、杂项等门类。
活动还没开始,就有不少前期通过电话预约报名的收藏爱好者早早来到现场领取序号牌,耐心等待着专家为自己手里的“宝贝”辨一辨真伪,现场气氛热烈,秩序井然。

解开好几条系带,小心翼翼地打开厚重的收纳方盒,里面又用旧报纸包了一层又一层,收藏爱好者们对待自己的“宝贝”都十分爱护。郑板桥四条屏、玉璧、玉带銙、玉鼻烟壶、三镶玉锡包紫砂壶、龙泉窑菱口盘等,需要鉴定的“宝贝”五花八门,还有不少人带了多件“宝贝”前来。
“知道有这个活动就赶过来了,今天带来了3幅字画想让专家过目下。”市民周顺荣年轻时就喜爱收藏,有着近40年的古玩收藏经历。在他看来,在与各位藏友、专家分享收藏经验、交流鉴赏知识的过程中,也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审美感知以及收藏水平。“玩个过程,玩个开心嘛!同时也能陶冶情操,提高眼力。”一位藏友在一旁笑着说。
“去年的活动我也参加了,这次让专家看下紫砂壶。”虽然天气不太给力,88岁的王老先生依然热情不减,专程打车从南太湖新区赶来,鉴定结束后还不忘向各位专家礼貌道谢。
“这是我奶奶留下来的,请老师们看看。”市民宋女士带来了好几件玉饰,雕刻精美,保存完好,让在场专家及围观藏友眼前一亮。“这是玉蝴蝶片,这是玉带銙,这一对虽然是玻璃仿玉,但也是在晚清时期的。东西都是对的,工艺和寓意都很好。”听到专家的认可,宋女士眉开眼笑,表示回家要好好收藏起来。

鉴宝活动现场,文物鉴定专家们观器形、听声音、触手感、看细节,仔细评鉴着收藏爱好者带来的藏品,就藏品真伪、年代、历史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给予客观的鉴定意见与收藏建议,并耐心细致地为每位藏友答疑解惑,普及文物收藏知识。
经过专家们的细致“把脉”,也验出了不少“新货古董”。“写得的确是很像,但是仔细看看细节,技法和水准还是差口气。”“做旧的技术挺好的,‘年纪’不大。”“造型很别致精巧,放在家里当个工艺品欣赏是可以的。”专家们委婉评论。

“湖州的收藏氛围还是不错的。但是目前收藏市场上鱼目混珠的仿制品很多,大家不要抱着投资、升值的心态去进行文物收藏,也切勿凭一时热情盲目收藏,避免上当受骗。”浙江省文物鉴定站研究馆员、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周刃提醒广大收藏爱好者要理性、合法收藏,不妨多学多看,加深在历史、文物、艺术方面造诣,提高鉴赏能力。
“今天共为市民鉴定了80余件藏品。”湖州市博物馆藏品保管部主任金媛媛介绍,通过本次活动向社会公众传播文物鉴定知识,引导公众进一步了解文物知识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倡导健康收藏理念。
记者:王洁涵
视频:王洁涵
实习编辑:彭姚洋
编辑:高玥飞
审签:苏晓北
3728999-70732-50-创建“东亚文化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