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文旅动态 >文旅要闻
吴兴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实现电气化全覆盖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10日
字体:【

作为吴兴区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小西街承载着很多老湖州人的儿时记忆。而如今,它不仅兴起城市书房、陶艺馆、美食学堂等,成为文艺青年心中的“网红地”,还悄然改变着煤、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消费模式,建起低碳环保的“全电街区”。

捏好的小笼包摆上笼屉,精致的纸杯蛋糕放入烤箱,飘出阵阵香味的牛肉在锅里炖着……昨天,小西街“与大厨一起做煮”美食学堂,工作人员正带着学员们学做新菜肴。与传统厨房不同的是,大家煎炒蒸炸用的都是电气化厨具和设备。

“我们用电炊具炒菜,不但环保节能,而且更加安全。”美食学堂工作人员一边现场演示,一边介绍,“电炊具有着传统燃气炊具相同的‘火力’,不会改变烹饪感觉,但它不使用明火,也没有黑烟、积炭、黑锅底等传统炊具常见的缺点。”

包括美食学堂在内,小西街的Beernothing啤酒餐厅、东西坊冰淇淋等多家餐饮店均配备“全电厨房”,灶台改为变频电气灶,以电能替代传统燃油燃气作为主要加热能源,为使用者提供便捷、低碳、清洁、高效的烹饪体验。

青砖石瓦的传统老街和潮流时尚的“全电街区”,乍听起来并不搭界,为何会在小西街区达到历史感与现代化的统一?

据了解,小西街的建筑材质多为砖木结构,不适宜大规模铺设煤气、天然气管道,大量使用明火也会埋下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街区原先的供电方式为架空线路供电电源的单一方式,不仅影响住户的用电安全,也会降低供电公司的供电可靠性。”小西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挺介绍。

考虑到小西街整体用电负荷、供电方式以及消防要求,湖州供电公司对小西街开展了一系列线路改造工作,采用地埋电缆方式,辅设低压电缆3.8公里,将原先的单一电源供电方式改为双电源,新增两座配电房,将街区一分为二东西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

有了充沛的电力保障,今年以来,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采用电能替代模式,通过“全电厨房”配备、电气化线路改造等方式,推进低碳“零排放”建设。除了“全电厨房”,手作生活区内也都使用电窑、电拉坯机等电器化手作用具,街区基本实现电气化全覆盖。

  用电能替代传统能源,费用会不会增加?董挺表示,街区换上新的电力能源,不仅不会因为“气改电”增加负担,还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能源成本。



【打印此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