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动态 > 媒体聚焦
(南太湖号)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名单出炉,湖州7个上榜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12 日
来源: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湖州市文物局)
字体:【


            近日,根据《建设文化标识推进文旅融合行动计划(2021-2025年)(试行)》有关要求,首批100个“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正式发布,湖州7个文化标识上榜。

        其中,“湖笔文化”文化标识由南浔区选送,到2023年,南浔区将完成湖笔小镇研学营地建设,完善湖笔研学课程,依托湖笔文化创意街区各个艺术场馆,将湖笔小镇建设成为中国湖笔制作的根据地、国学研学旅游的兴盛地、湖笔文化产业经济的集聚地。

         推进非遗的联合保护整体提升,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人文环境以及相关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和提升。促进非遗主题研学健康有序,设计研发非遗主题研学旅行线路和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非遗主题研学课程。推进非遗经典景区建设,打造非遗旅游精品线,完善文化旅游配套服务。整合资源,打造湖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江南小延安”红色政权文化标识由长兴县选送。到2023年,长兴县立足学科理论、文艺创作、乡村风貌、特色红村、公共服务、文旅产品和数字化呈现等方面,对“江南小延安”展开系统性梳理和研究,对照“可感知、可触摸、可体验、可分享”的目标定位,打造推出一批具有江南特色、浙江辨识度的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品牌活动、文化印记、文旅项目、文艺精品,推动红色文化成为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的鲜明标识,进一步打响““江南红村红色体验旅游金名片。

        近年来,湖州文化广电旅游系统立足湖州特色,推动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在“查、解、评、用”四个环节接续发力,高水平推进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基础不断增强。通过文化标识的整合遴选、建设传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绵延千年的湖州文化,成为打造中国江南文化体验中心的鲜明底色。

        截至2021年,湖州合计完成文化元素普查入库2952个,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811个,累计整合遴选区域重点文化元素163项,形成特色文化“一张表”。

        近些年,湖州深入探究“丝韵、笔韵、茶韵、水韵、古韵、红韵”等重点元素转化利用通道,讲好“六韵”湖州故事,每年举办丝绸文化节、湖笔文化节、渔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全面提升文化在生活中的融入度、在市场中的传播力。

       为打造浙江文化标识,在五年建设期间,浙江省将以“一县一品、分批建设、突出重点、有进有出”为建设原则,开展二级建设任务1799项,预计投入项目资金1260亿元。

      “下一步,湖州将铆定目标、用好资源,加快推进文化基因解码转化利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高效开展文化标识建设工作,不断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助力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打印此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