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雪吃一物,一年不受寒”,这一物是冬日里公认的一道滋补暖身美食——羊肉。
羊肉性温热,是大江南北冬日里公认的一道滋补暖身美食。冬季食之,具有补虚祛寒、防寒暖身、增强血液循环、增加抗病能力。
比起内蒙古、宁夏羊肉的名震四方,以及老北京涮羊肉的妇孺皆知,湖州这边的“江南羊肉”,肉质细嫩多汁,长期保持着水乡女子般的精致与低调。
红烧羊肉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不像北方人爱好流传千年的涮羊肉,湖州人吃羊肉,更喜欢“烧、焖、炖、煮”。
湖州人关于羊肉的菜单里,比较常见的有红烧羊肉、焖烧羊肉、羊肉汤以及羊肉面等。
在南浔练市镇街头,随处都能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羊肉馆,有红烧酱羊肉、羊肉锅子等各种关于羊肉的美食。
练市的红烧羊肉以其“精而不油、酥而不腻、香而不膻,色泽红亮,鲜美无穷”的特色尤其出名。
德清新市羊肉面
一碗羊肉面也是德清人冬天最棒的开始,酥而不烂,肥而不腻的羊肉,浇一勺汤汁,点缀上辣椒,再配上爽滑劲道的面条,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德清新市羊肉起源于宋代,与其他地方不同,新市羊肉讲究和黄酒搭配着吃,咪点小酒,再来口大肉,成了新市人独特的享用方式。除此之外,长兴吕山等地更喜欢烤着吃。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粗犷豪迈地吃上一只烤全羊,搭配一锅热乎乎的羊肉汤,味道甚是鲜美。
湖羊
湖州人吃的羊肉,多以湖羊居多。湖羊本为“胡羊”,源自秦朝。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北方居民携带蒙古绵羊南下,在江浙一带太湖流城定居,在丝绸之府湖州“种桑养蚕、桑叶喂羊、羊肥育桑”的生态农耕文化熏陶下,逐步形成了湖羊这一国家级稀有品种。
湖羊2年3胎,一胎2只以上,产出高、宜圈养、耐粗饲、抗病强,属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地方品种。2015年,湖州湖羊以其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感官品质优势成功进驻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之一。
湖羊以其多胎多羔及常年舍饲、耐粗食的性能在羊业市场拥有巨大品种优势,这给湖州种羊的保护和推广带来重大机遇。自2013年全市启动湖羊产业振兴计划以来,湖州两次印发专门文件支持湖羊发展,2021年湖州市财政局批复了湖州湖羊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推动湖州湖羊产业发展。
2022湖羊文化节 共享联盟·南浔 陆志鹏 摄
近几年,随着湖羊种质资源保护不断深入,养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湖羊产业发展层次也在逐年提高,湖羊年供种能力超6万只,占全省70%左右。此外,每年举办的湖州市湖羊文化节,更让区域品牌效应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