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吴兴区文化产业赋能人文乡村建设试点”成功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三批试点名单。浙江湖州吴兴高新区杨溇村、织里镇伍浦村、八里店镇潞村村、道场乡红里山村等首批18个村被纳入试点,联手共绘人文乡村新场景,一幅江南秀丽的农文旅创融合画卷正徐徐展开。
绣娘们飞针走线,凭一身技艺将传统桑蚕文化“绣”出新活力。八里店镇潞村村,被誉为“千年村落,丝绸之源”,2016年,当地成立了绣娘工坊,一件件精美的绣品让延续千年的丝绸记忆看得见、摸得着。今年,潞村还获得了刺绣村的省级“百村争鸣”文化艺术村荣誉。“我们村越来越受游客欢迎,绣坊去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绣娘年均增收1.5万元。”绣坊负责人说。潞村将绣娘工坊、钱山漾陶艺手创中心等26个好玩又有特色的文旅项目串点成线,并借助三联书店等网红业态,“丝路文化节”“潞村七点半夜市”“小农夫下田记系列研学产品”等特色活动,实现了“一个景区N种体验”,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32万人次、考察团300余批。
绣娘们在钱山漾文化展示厅制作绣品。
解码文化基因,擦亮文化标识,既要坚持塑形,更要铸魂,从而不断激发乡村内在活力。近年来,吴兴区持续打造“中国茶文化圣地·茶经故里”“丝绸之源”“千年溇港”等特色标签,用好天宫羽毛扇、凌濛初雕版印刷、织里刺绣等非遗资源,串联美食、展演、技艺等元素,建成了《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杼山文化园、沈家本历史文化园等多个多功能文化空间,借助自然生态地理优势,调动自身历史文化底蕴,挖掘潜能激活新业态。
学生在《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研学。
“目前,我们根据人文乡村的个性特点,以乡村文化为切入口,以乡民、创客、空间为载体,深挖乡村振兴潜力,拓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体验、乡村休闲、时尚运动、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高标准建成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太湖溇港景区、世界乡村旅游小镇等平台,形成了一批在全省具有可复制推广价值的人文乡村建设样本。”湖州市吴兴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尤其是围绕海亮怡心泉谷、赢谷度假村等一批乡村文旅项目,吴兴区打造了西塞山农事文化、钱山漾非遗文化、毘山遗址考古文化等6大重点研学区域,以及“一村一品一主题”的乡村研学课程体系,6条“趣吴兴”主题研学路线、10个乡村研学基地、20套特色研学课程吸引周边游客打卡,形成网红效应,带动乡村增收致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区全域旅游接待游客131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6.6亿元,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74元,同比增长6.5%。